近幾年,隨著熱門展會的興起,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視參加展會的作用,尤其是在北上廣深這些地方的展會層出不窮,企業如果確定參加展會,已跟主辦方訂好展館位置圖,最好提前做好展會推廣,那么企業參展前如何做好推廣?本文就這個問題進行解釋,方便參展商有針對性的選擇推廣。
1、B2B平臺
展會前,可以在自己的B2B平臺主頁上放上自己參展的展會信息和自己的相關信息,尤其是展位位置和電話號碼等,方便對你感興趣的客戶找到你。當然如果能做出更能吸引客戶的創意和策劃,效果更佳。
2、社交媒體
如微信、facebook、whatsapp等,很多時候發一條朋友圈,就會有感興趣的人和老客戶們會問起而且會過來,也能起到推廣作用。
3、電話、郵件營銷、搜索引擎
在參展前給老客戶和目標客戶、潛在客戶發送郵件和電話聯系,給客戶介紹這次展會,可以說說這次有什么獨特賣點,你為什么要來,可以給你帶來什么好處。另外可以利用搜索引擎尋找客戶。
4、廣告
線上:B2B平臺和谷歌搜索上的競價廣告,相對而言可以用少量的投入,為企業帶來大量的潛在客戶。平時不投放競價廣告,但展前可以多投入一些,可以獲得更多的收效。
線下:線下主要是專業雜志上投放廣告和戶外廣告。
5、買家邀約
展會提供系統牽線搭橋的服務——只要參會者在參展前提交意向,明確告知想見到哪一類人,大會主辦方的內部數據系統就會自動匹配,甚至安排見面時間。這種“展會相親”的形式高效精準,因而廣受歡迎。
6、特裝展位
標準展位是由主辦方按照統一標準搭建的攤位,參展商一般不能自行改變搭建結構。特裝展位參展商可以在標準展位內按照自己產品的特點,結合自己企業文化以及經營理念,設計讓觀眾在眾多企業展臺中間一眼就能認出并記住你,風格或精美,或大氣、或新奇別致的特裝化展臺,使標準展位實現變異,起到吸引客戶的作用,特裝展位一般會找專業的展臺設計公司進行設計制作。
以上幾種方式是企業參展前的推廣方式,如果企業需要展會進行品牌宣傳及影響,建議要認真計劃,這樣讓展會的效果事半功倍,只有認真的對待參展前的推廣,才能收獲展會中的客戶。
參展對于企業來說不僅僅是最大限度的擴大影響力,同時能夠接觸到大量潛在客戶,在展會上,展臺的形象可以說是一個企業的名片。那么,要想讓展臺更有吸引力,展臺的選擇首先是關鍵,其次才是展臺的設計和裝修。對于專業的展臺設計公司而言,展臺設計技巧有哪些?
企業展臺搭建費用連小展位18平都要幾萬塊錢,尤其市面上那么多展臺搭建公司,價格的透明化,參展商擔心價格便宜的公司最后呈現的效果不理想,一般都想找到設計效果好,展臺搭建費用低的公司,那么在保證設計效果的前提條件下,如何降低展臺搭建成本?
出國參展是一個可以增加企業品牌影響力,開拓國際市場的機會,國內有很多公司選擇出國參展的機會,但是由于很多展會攤位選擇不像國內那樣,位置大,平臺多,選擇多,很多參展的攤位都比較小,那么如何利用有效的條件,來達到出國參展的效果呢?如何做好國外參展小攤位設計選擇,幫你問就這個問題進行解答?
中共中央總書記、國家主席、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。他指出,餐飲浪費現象,觸目驚心、令人痛心!“誰知盤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”盡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,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,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。以上不難看出,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,不管是糧食還是其他的,都需要做到節約,在這種趨勢下,展臺設計行業節能環保意識也在不斷加強。使用環保材料的做法,既符合國家綠色環保政策和趨勢,也符合綠色發展計劃,更重要的是因為所用的環保材料像熱轉印布和型材等,與傳統的木材不一樣,既省錢又可以重復利用,在任何客戶看來,這都是很有吸引力。
虛擬技術是一門集成了人與信息的科學,其核心是由一些三維的交互式計算機軟件生成的環境。這些環境可以是真實的,也可以是想象的世界的模型,其目的是通過人工合成來表達信息。
很多新手在接到企業參展設計搭建需求時,由于剛開始接觸沒有經驗,并不知道怎么跟對方溝通,要從對方那邊獲取什么信息,然后整合起來做設計搭建的方案,本文就根據網上信息整理了一份一份關于展臺設計相關資料手冊!,供大家參考。
美國一家調查公司根據對美國公司參展情況的統計,指出參展是一種高效的營銷方式。那么究竟有哪些能夠給企業帶來更有效的營銷方式,本文來源于網絡,整理總結了9點,希望對企業參加展會帶來的意義有所了解。
參展設計對于一般企業來說,找到專業的設計公司出設計圖、施工圖、報價清單等,這些基本在市場上就可以找到,由于設計公司龐大,最多不是拼設計稿,反而是最后得價格問題,畢竟市場價格已經相當的透明化了,而且今年是經濟形勢比較緊張,不管如何展會設計有以下三個點需要注意。
展臺究其實質便是一種建筑形態,就空間結構而言,可從整體構架和室內布局等方面進行考慮。無論哪一方面,在實現其承載展品等基本功能的同時,更需要強調人在空間中的精神需要,文化傳承的需要,實現使用與傳承的統一、功能與精神的統一。即統與現代的契合,對傳統建筑元素再認識,借古而不泥古,在當代展臺設計中融合民族。